標籤「台灣語言」 共有 4 筆搜尋結果

重音如何體現?從視覺化聲學數據看見臺灣南島語言的重音

重音如何體現?從視覺化聲學數據看見臺灣南島語言的重音

語音音韻

當你聽到一段原住民族語的對話時,你是否曾注意過,這些語言的韻律與華語、閩南語、客家語很不一樣呢?沒錯!華語、閩南語、客家語都是「聲調語言」,而所有臺灣的南島語言則都是「重音語言」。所謂「聲調語言」,是指透過不同的聲調來區辨不同的語意,像是華語的一聲 ma55「媽」、二聲 ma35「麻」、三聲 ma315「馬」、四聲 ma51「罵」,即是透過不同的聲調來辨義。至於「重音語言」,則是在詞彙中,某個音節會比其他音節更為突出,例如:泰雅語 huzil「狗」,重音落在最後一個音節上。

語言科技如何助力瀕危語言復振?以西拉雅語 NLP 專案為例

語言科技如何助力瀕危語言復振?以西拉雅語 NLP 專案為例

社會應用 科技應用

前半段時間我專注於南島語資料的預處理,包括資料的讀取和寫出,以及學習使用「正規表達式」來抓取語料。後半段時間則著重在將處理好的語料套入字典內,並針對搜尋功能做調整,包括最基本的詞彙配對,以及 C 為所有子音、V 為所有母音、N 為所有鼻音的配對方式等等,便能以音結結構查詢詞彙。 

兩代混音派對:探索海陸客語聲調的新面貌

兩代混音派對:探索海陸客語聲調的新面貌

語音音韻 社會應用

聲調融合對海陸客語的影響不僅改變了語音音韻系統,也對語言的實際使用及文化保存出道難題。這一現象簡化了語音音韻系統,可能會降低了言談時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客語的傳承也是不可忽視的課題,當前需要推動客語的使用率,同時加強家庭內語言傳承的環境,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有效保護和延續這一珍貴的語言資源。

台語:有台灣區域特色的獨自演變——/o/元音與陽入本調的變化

台語:有台灣區域特色的獨自演變——/o/元音與陽入本調的變化

語音音韻

台語逐漸從漳州、泉州的閩南語經過融合發展的歷程,而形成如今不漳也不泉的特色。台語本身仍然具有相當豐富而有特色的方言差異,但在過去台語長期未受到官方語言之地位且並未受到標準化的情形之下,不同方言與語言的轉變更為頻繁,發音往往會透過移民之間口耳相傳而改變。由於語言是個連續體,我們很難在不參考其他脈絡的情況下,去認定一個語言到底是「語言」還是「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