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語言如何映照身份—Hall-Lew與Starr的社會語音學對話(下)

語言如何映照身份—Hall-Lew與Starr的社會語音學對話(下)

語音音韻 社會應用

你是否曾以為,語言變異就是「說話有口音」?又或者以為語言風格就像換衣服一樣,今天講台灣國語、明天模仿LA Valley Girl?事實上,語言的差異遠比我們想像得複雜,也比我們以為的更難「設計」與「控制」。

語言不只是溝通:從尼加拉瓜手語看人類心智的創造本質

語言不只是溝通:從尼加拉瓜手語看人類心智的創造本質

句法語意 社會應用 科技應用

你覺得語言的本質是什麼?還記得在語言學概論的第一堂課,討論這個問題時,許多人(包括我)都覺得:「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巨觀來看,語言確實是溝通的橋樑,但這篇文章將透過尼加拉瓜手語誕生的歷程,揭示人類發展出語言的能力或許不是為了溝通,而是為了創造更多組合。而這樣的發現,也許能引出更深一層的思考:若語言天生傾向於創造,那麼人類的本質,會不會也是?

語調會說話:自閉症說話者如何處理句子的焦點?

語調會說話:自閉症說話者如何處理句子的焦點?

語音音韻 社會應用 醫療關懷

自閉症語者講話為什麼常被形容為「平板」?其實,聲調、語音長度和訊息焦點之間,有一場我們沒注意到的語言小戲正悄悄上演。

最簡方案下的多維合併機制及標籤算法

最簡方案下的多維合併機制及標籤算法

影音 句法語意

潘俊楠教授帶領的句法團隊致力於生成句法學,尤其是最簡方案、繼承語和語言接觸、少數民族語言和瀕危語言以及理論語言學框架下的心理和神經語言學等領域的研究

播客 EP3. Feat. 周昭廷:生成語言學升起來!生成語言學在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願景

播客 EP3. Feat. 周昭廷:生成語言學升起來!生成語言學在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願景

影音 句法語意

在人工智能與語言科技迅速交匯的時代,語言學正展現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挑戰。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到周昭廷副教授,與我們深入探討語言學與人工智能交融的學術新局。從生成語言學的啟蒙歷程到回台後的跨界創新,周教授以幽默而富有前瞻性的視角,帶領聽眾穿梭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揭示語言科技背後那些耐人尋味的故事與啟示。

漢語「百分比」量化詞的轄域研究

漢語「百分比」量化詞的轄域研究

影音 句法語意

我們常聽到像「台積電雇了30%的本地人」這樣的句子,乍聽之下語意清楚,實則存在歧義。這句話可以理解為(1)台積電的員工有30%是本地人,或(2)所有本地人中有30%被台積電雇用。這樣的語意歧異來自於「百分比」表達與語句中其他成分的轄域互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李昊澤教授的研究針對這類語句進行語意層面的深入剖析。

詞彙產生中的音高變異性

詞彙產生中的音高變異性

影音 語音音韻

在本場演講中,陳正賢教授探討臺灣華語自然發話中音高變異的現象,藉此理解整體語言單位在處理上的優勢。他以一個一億八千五百萬詞的母語語料庫作為統計依據,分析詞彙頻率、前向預測關聯(predictive contingencies)與後向推測關聯(retrodictive contingencies)如何影響音高變異。陳教授提出一項改編自成對變異指數(PVI)的新指標(f0PVI),並指出雙音節詞的音高變異顯著低於非整體單位,常用詞的韻律突出度亦隨頻率提升而降低,且語境可預測性會調節說話規劃過程。他的研究確立了 f0PVI 作為評估語言單位自動化處理與鞏固歷程的可靠韻律指標。

人生如戲,何不把語言當場戲?——什麼是述語?什麼是論元?

人生如戲,何不把語言當場戲?——什麼是述語?什麼是論元?

句法語意

所謂的言語就是許多的句子,又或者更正確地說——命題。而命題,就是可以判斷其真假的句子,例如:「會死的都是人。」這句話我們可以明確地給出一個反例(例如狗、貓也會死),因而否定其真值。     

語言如何映照身份——Hall-Lew與Starr的社會語音學對話(上)

語言如何映照身份——Hall-Lew與Starr的社會語音學對話(上)

語音音韻 社會應用

「社會語言學是一門研究語言如何在社會脈絡中運作的學科。」Starr用一句話簡單明瞭地解釋了社會語言學的核心概念。他隨即補充道,其實有兩個更細緻的定義:「其中一種研究方式,是探討語言如何在社會脈絡中運作;另一種則是透過語言來研究社會世界。」前者強調語言結構加上社會變因,後者則以語言為工具,研究社會現象,Starr表示,不同學者會依據自己的興趣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有著不同的思考模式,而這也正是Starr如此熱愛語言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