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空間、情感與心理健康
在此次演講中,愛丁堡大學的Lauren Hall-Lew教授探討社會語言學與臨床語言學的交叉點,聚焦元音發音與情感表現及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透過英語和台灣華語的最新研究,教授分析了元音空間面積(Vowel Space Area, VSA)作為情感立場的語言標記的作用及其在理解臨床抑鬱症中的潛在意義。結合社會語言學見解與生物力學視角,Hall-Lew教授呈現新的實證研究結果,深入探討語音產生、情感表達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複雜關係。

文章分類
標籤
作者介紹

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向以理工、醫學及管理見長,有鑒於科技的發展宜導以人文的關懷、博雅的精神,而資訊的流通則取決於語文的運用,因此於民國八十三年八月成立外國語文學系。
本系發展著重人文與科技之深層多元整合,以本系文學、語言學之厚實知識素養為底,再廣納本校資訊理工、管理、醫學以及其他人社領域等豐厚資源,創造多元與融合的學術環境,開拓具前瞻性及整合性之研究與學習,以培養兼具系統性思考及人本軟實力的學生,使其成為兼具在地及國際性多層次觀點與分析批判能力的未來領導者。
在研究所的規劃上,語言學方面主要是結合理論與實踐,特別重視學生在基本語言分析及獨立思考能力上的訓練。除語言各層面的結構研究外,本系也尋求在跨領域如計算機與語言的結合及語言介面上之研究 (如句法語意介面研究)能有所突破,並以台灣的語言出發,呈現出台灣語言(台灣閩南語、台灣華語、南島語)多樣性,融入社會觀察,如自閉語者聲學、聽障相關研究、社會語音學研究以及台灣語言的音變等。
相關文章

語料庫,語料酷: 讓數據替人文議題說話
在過去,人文學科往往依賴於小規模文本的精讀與詮釋。研究者透過細膩的閱讀、比較與理論架構來理解語言與文化。然而,隨著數位化與科技發展,語言學研究也迎來了新的可能性。大量文本能以「語料庫」的形式被蒐集、整理,並透過電腦工具進行處理與分析。這樣的轉變不只是技術性的革新,更是人文研究的一次「進化」。

語言如何映照身份—Hall-Lew與Starr的社會語音學對話(下)
你是否曾以為,語言變異就是「說話有口音」?又或者以為語言風格就像換衣服一樣,今天講台灣國語、明天模仿LA Valley Girl?事實上,語言的差異遠比我們想像得複雜,也比我們以為的更難「設計」與「控制」。